1、2019年有什么离中国近的移民国家推荐么?比较恋家能经常回国的看望亲人...
离中国近、移民政策又合适的就是日本了,只要符合年满20周岁、无犯罪记录、有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在日本投资150万起成立公司,保证公司持续经营,5年之后就可以入籍,7年之后可以拿日本绿卡,打算移民的话这个条件真的是很简易了,而且可以带着配偶和孩子一起过去。中国飞日本不算时差的话就2个小时,国内有生意或者有老人需要关照的话往来也非常方便,再一个日本那边儿也认识中国文字,沟通起来不会很费劲的。因为最近也在考虑移民日本,朋友推荐的侨外出国,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2、日本留学的申请条件是哪些
3、日本留学的费用及条件
截止到2019年12月,日本留学每年最低花费10万人民币。一般来说,读语言学校的时候最初建议准备8-10万元人民币,包括一年学费大概4-5万,半年住宿费大概2万,半年生活费大概2万。现在有的学校可以半年支付学费,那么最低7万也够了。日本实行学分教育,可以使学习的弹性更大、选择性更大素质教育效果更好。更有利于人才早出、快出,日本四年大学可以三年考完,二年硕士也可以一年完成,当然前提是要学的出色,这种机会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的。去日本留学的条件:??
1、学历:需要满12年或者12年以上的教育经历(高中、中专、技校学历或者以上学历);??
2、日语:具有200小时以上的日本语学习经历,最好有日语能力考试等级证书证明;??
3、年龄:正规教育毕业5年以内的(部分学习毕业2年以内的)18-35岁之间;??
4、经济:能够提供300万日元或者20万左右的银行存款证明;??
5、经济担保:最好选择自己的父母作为担保人。扩展资料:去日本留学的好处:??
1、科教强??日本素以教育立国闻名于世,其高等教育体系为日本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对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高等教育发达,有许多诸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大学。??
2、入学易??日语源于汉字,同属于汉字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习日语比较容易。不同于“一锤定音”的中国高考,日本考大学的方式更趋向于多样化,这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留学生参加留学生考试和各大学的校内考,考入日本的大学。??
3、就业好??日本社会老龄化、少子化的问题非常严重,政府鼓励留学生毕业后留日工作。从2019年4月开始,政府更是开放了新的工作签证政策,留学生毕业后拿到就职签证比较容易,且不像有些西方国家需要先拿到绿卡才可以申请工作签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留学
4、外国人居住管理条例是什么
【军武次位面】:无限健制
一部《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为何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2020年的2月27日,本应该是普通的一天。直到网络上出现了一则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的消息,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舆论圈便如同一个被点燃的火药桶,迅速“爆炸”了。
事情的起因,是2月27日司法部发布的一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表示将就《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在3月27日前对该法案提出意见与建议。
随后发生的事情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一则看似“平平无奇”的通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中国舆论界掀起了一场“强风暴”,数以万计的网民,各路媒体纷纷加入“战局”。在极短的时间里,与之相关的话题、文章乃至抗议、呼喊迅速覆盖全网,也成为亲朋好友的头号热议话题。
网上的各种观点、意见林林总总、角度各异,让人目不暇接,军武菌这里先暂且不表,总的来看,无论是媒体还是网民,担忧、反对的立场占了绝大多数,相当一部分网民的情绪较为激动,言辞十分激烈,“刷屏式”的反对意见与抗议霸占了相关新闻的所有热评,甚至还“蔓延”到了与《条例》风马牛不相及的其他新闻评论区。
▲在一些与此事无关的新闻下也能见到不少反对《条例》的评论
而且都能收获成百上千的点赞
《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到底规定了哪些事项?又为什么引发国内舆论界如此强烈的反弹?下面军武菌就在综合多方意见、查阅相关法条内容的基础上,谈谈自己对这个《条例》的看法。
军武菌觉得,在对《条例》发表意见之前,所有参与者都应当明确这次舆论争议的核心与界限。具体而言,无论你的立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应当聚焦于《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与后续的审议、执行等问题,而不是在情绪的左右下将这一问题的边界肆意延伸,
盲目高喊“XX人将占领中国”,传播诸如“中国什么人才没有,为什么还要引进”这样缺乏实证的传言;亦或是把某位“专家”的言论拿出来一顿痛批,诸如此类的观点都已经偏离了议题。
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观点是意见建议,而情绪化、盲目跟风、缺乏实证的观点,只能叫做宣泄。
因此这里就不对这些话题进行分析评判了。
▲中国的“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那么就《条例》本身而言,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呢?军武菌在阅读《条例》内容后,认为条例主要存在六个较为核心的问题。
外国人获取在华永居资格门槛过低,是条例存在的首要不足。
例如在《条例》第十五条第1分条中写明“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者从国际知名高校毕业...."可提出申请,字面上看这一条文对申请人的受教育水平要求很高,但却并未对申请人的博士专业、就读院校做出详尽的规定。
中国高校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博士含金量也是天差地别;这样笼统的规定是否能够有效筛选外国高素质人口,不免让人心存疑虑。
▲某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新生报到入学
(图片来自新华网)
从过往诸多新闻案例中可以看出,国内部分院校对外国学生要求并不是十分“严厉”,某些在中国生活多年都不会说中文、学业不精的外国留学生,却能轻松“混”到文凭,这些“滥竽充数”的外国学生是否会成为此条例的受益者,同样令人担忧。
▲2019年媒体报道,由于学业不达标、违反校规、欠缴学费等原因
武汉大学清退了92名外国留学生
国内高校也在逐步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
第二个问题,是《条例》中的部分条文规定表述不够清楚、概念较为不清,很容易让别有用心者“钻空子”
。例如《条例》的第十九条规定:“外国人因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的,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
这一条是《条例》第二章“申请条件”的最后一条,通常来说一个章节的末尾条目并没有什么特别显眼之处,但它却成为本次舆论风波中,很多网友批评最多、意见最大的一款条目。
其实网友质疑的理由很简易——文中所谓的“正当理由”,到底指哪些理由?而对理由是否“正当”的判断,该从哪方角度出发?如此大的“解释空白”,会不会给为日后的执行提供过多的“回旋空间”呢?
第三个问题在于,《条例》中的多项条款为外国永居者提供的诸多待遇与服务,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这些永居者获得“超国民待遇”。
例如第三十五条就指出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为永久居留外国人提供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国情常识、法律政策咨询等社会融入服务。”,
一般情况下,条文中的语言文字培训、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对大多数中国公民来说是无法免费获得的,而外国居留者则可以由政府包办,难免让大众诟病为“超国民待遇”。
同样的缺陷也存在于第三十九、四十条,三十九条写入了“永久居留外国人对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收入,…..,可以按照规定兑换外汇汇往境外。”内容,但并未明确汇往境外收入的具体数额,而中国公民每年是有不超过5万美元或等值外币的外汇限额的,
相比之下,外国永居者的外汇限制显然要宽容许多,如果《条例》生效,中国会不会成为一些富豪合法避税、转移财富的天堂?会不会给某些人“合法洗钱”的机会?这些都需要进行研究。
而第四十条规定“永久居留外国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中国境内购买自用、自住商品住房”,没有加入居住期限等附加条件,且外国永居者亦不受中国公民购房时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