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有道、搜狗、搜搜、Google、Bing、Yahoo等搜索引擎排名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
温州加拿大移民公司哪家好点排行榜

1、加拿大的“一代半”移民

?  我个人把我们这些跟着父母来加,或是那些在加拿大上过高中,大学后又移民的年轻一辈称为“一代半”移民。

  对于我们来讲,流利的双语或许是我们的优势,但在对自己是中国人还是加拿大人这样身份认同的问题上又是无时无刻的纠结着我们。像我这样,来加已经12年,每年都有几个月会在国内生活的人来讲,真心还是更加习惯加拿大这盘菜。

  但就像所有事情都有正反面那样,接下来我对加拿大的描述,将会尽量的用客观的事实来说事,如果有任何主观的概念,我会尽量指出来。希望这篇杂文能对想要来加拿大的,已经在这边但又不如意的,想回国的,已经回过国的,当然还有和我一样小屁孩儿时就已经来加的朋友们,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看法。

     关于语言

  来加的前十年,自认为自己的英语还算不错,17岁那年就考过托福110,学校同学、身旁的白人,都说我英文挺好的。可老实说,我英语有质的变化是在我搬到Kingston学法律开始。

  在多伦多,还有周边像万锦、列治文山呆过的朋友都知道,华人真的不少。举个真实的小例子,有一年去政府机构换驾照,前面站了一个华人大姐,用中文告诉我先去办,我问为何,她指了指其中一个华人办事员,说有会讲中文的。这时我才意识到,六个办事员里,三个都是中国人,不过至于是讲国语还是粤语,这个我就不晓得了。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我高中过来后,就没有一个日常讲英语的机会,高中三分之一的华人(有些更夸张),大学有些课甚至过了一半。记得很清楚有一次走进教室,看到班里都是讲普通话的同学们。

  到了Kingston,这鬼地方,白人真没把你当外人,我不是说他们有多么的友善,而是说他们不像在多伦多的白人,每天受到种种英文口音的折磨,早已经知道说话的时候要刻意放慢语速,发音好似播音员一样标准。这边可好,一个一个的,能省的音节就省掉,能多小声就多小声,绝对练听力。

  但也就是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我英语口语质的进步,去年回多伦多,又跟一个白人闲扯,突然发现他怎么说话跟原来不太一样。后来醒悟,你要是在中国说话像老外,咱们友善的中国友人肯定也会像这边白人一样,刻意减缓语速来让你听懂,但要是中国人之间说话,哪会那样的刻意。

  说了这么多,就像强调一下语言在这边的重要性。无法有效的交流,不能把英语当初第二母语那样交流,真的是很影响自己融入这边生活的速度。

     当然万事都有例外。

  要说语言是能够在加生活美好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我们这些的父母,年纪大的老移民,偷渡过来没有上过学的难民当然也可以开高兴心的生活在这个国度。而且以上三种人我都有经历过,有好的当然也有坏的。

  实例一,我爱人曾经在欧洲的某个国家生活过很久,来到加拿大有两点让她感受到了不同。

  首先,欧洲的“本土”人或多或少的会像看西洋镜一样看来自其他大洲的人们,一是因为他们见得少,更多的还是种族单一,外来人隔阂的文化。然而在我爱人来加拿大一次购物时,Kingston这边的白人姐姐对我们两个整个超市里唯一的一对亚洲人,完全没有任何好奇的,还是该怎样就怎样。这还是Kingston这样人口百分之90都是白人的单一社区,要是到多伦多,万锦……

  其次是对老年人定居的问题,我和我爱人到多伦多的吃早茶,我爱人第一次来,很好奇的告诉我,这边好多老人呀,我说,老人有时间嘛,她回答道,我是说来自中 国的老年人啦。

  言毕,我突然意识到,欧洲我媳妇那边我也亲自去过,那边的华人也接触过,当我们问他们将来有何打算的时候,多数,不是全部啊,都会说要把自己这副老骨头埋在家乡,落叶归根。然而,我且不说加拿大一些retirement home或是nursing home有多少华人,在大多地区,每周末早上全家人来吃早茶的家庭群体比比皆是,这是一个什么现象?我就不加入自己的观点了。

  所以说,在加拿大,如果你语言不好,又不想花功夫学英语,那就找个华人聚集区生活下来,也挺好的,我一个干修车的朋友,我老师不会说英语的年迈父母,在这边生活了半辈子的老移民,都生活的挺好的,关键还是看你要啥了。

  人对福气追求这个题目可以写个论文,又会有太多主观意见,我就暂时不参合了,论坛里比比皆是。

     关于 加拿大 人

  我觉得“加拿大人”这个类别可以是法律上的,节点就是你宣誓向英女皇效忠那一刻,还有就是自己心里对这个身份的认同。

  很多移民,包括中国来的,一拿到公民身份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其中最有趣的一群就是香港那边来的。

  97年之前,香港人由于面临回归后可能遇到的乱局,以及对执政党的不了解、不信任,导致几十万的香港移民蜂拥的来到了加拿大这片他们觉得可以定居的热土,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第一波融入到加国的群体。

  然而,之后由于香港的平稳过渡,以及加拿大严寒的冬季,2000年左右这些人中很大一批又搬回了香港去。但极其扯淡的是,由于这段时间香港的乱局,又有一部分人搬回了这边……

  当然除了这些拿到身份的移民,还有一些,当然我认为,是少数拿到公民身份但还一心向汉的仁人义士,坚决不把加拿大当为第二故乡,只是一个自己暂时落脚活口的地方。我相信,很多旅居欧洲的温州人、福建人应该会更容易产生这样的心态。

  但多数是像我这样的,当然还是我认为啊,即把自己当成中国人,又把自己当成加拿大人。

  可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不这样认为呀,双重国籍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我们这些心系祖国,但又由于身份问题而拒之门外的海外游子……

  好,接下来我先把讨论问题局限在加拿大“白人”,或二三代以上移民,或原住民,这些我们习惯意义上定义为“老外”的这类人上。

  加拿大人不是天使,我真心不觉得加拿大个个都是圣人……然而就像国内人对个个地域的种种偏见,这些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在加拿大也绝对是万分之一的比例。

  那主流多数加拿大人是怎样的呢,我说的虽然是刻板印象,但稍微对加拿大有些了解的人都会深有所感。

  1. 在句尾加上eh?

  2. 不论对错都说sorry

  3. 总是为身后的人撑门,不论你离他有多远

  4. 不怕冻,经常零下20度还能见到穿裤衩,短裙的小伙儿和姑娘

  5. 开美国人的玩笑,呵呵,美国朋友,咱们彼此彼此

  6. 行人过路口从来不左顾右盼(闯红灯除外)

  7. 对外来文化持有开放的态度

  先想这么多吧,前几项基本都很好理解,可最后一项我想做一些深入的探讨。

  如果美国是一个文化大熔炉的话,那加拿大就是一锅放了各种香料的大杂烩,你能想到的任何一种味道都可以在加拿大找到。而这些味道又被厨师有有技巧的用文火慢慢的炖,直到大家都成了一锅粥,但又保留所有味觉的粥。

  还是用些真实的案例吧,宗教问题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件大事,甚至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可来过加拿大去过处市中心的区域,大家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宗教建筑,穆斯林的寺庙,犹太教,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更不用说佛教了,湛山精舍,佛光山都是香火鼎盛, 信众众多。

  前些年,忘了是哪家寺庙了,说要在安省这边买一块地,重建中国五台山上寺庙,占地多少多少公顷,你能相信这是在万里之外加拿大发生的事吗?不过后来因为种种我不知晓的原因,寺庙停建了……

  很多朋友都会说,加拿大人再好/坏,也跟我没有关系,我就是要在华人圈里混,你乃我若何。

  当然有这种心态的人我相信也会有不少,但我还是认为,更多的朋友是因为觉得和白人没啥共同话题,或是因为语言的问题而却步的。

  还是老方法,我个

【FengMa SUPREME SERVICE】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相关广告相关广告
广告图
Copyright2025不孕不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