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03808695291658786/
原创 2024-05-01 07:53·海事先锋
千呼万唤始出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同时也是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超级航母“福建舰”,终于迎来首次出海测试。这标志着该舰基本已完成全部舾装工作,可以进入高强度测试环节,距离服役之日更近一步,也是这艘“大国重器”发展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之一。
考虑到中国海军和国内造舰业在国产航母领域的心气与技术起点都极高,在第二艘国产航母的身上,就集成了大量顶尖指标和技术,诸如迈入“超级航母”门槛的8万余吨排水量、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电磁弹射器等。因此,相比起此前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和国产首艘航母“山东舰”,“福建舰”的海试科目必将更为复杂,难度也会更高,其将迎来诸多严格的考验。而在首次海试工作中,“福建舰”的测试重点会在哪里呢?不妨来谈谈这一话题。
通常来说,一艘全新的军舰在首次海试中的测试重点在于“动”,即是否具备可靠的航行能力。而在“动”这方面,则主要考察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
先来说动力系统。作为一款以蒸汽轮机为主动力的航母,“福建舰”的动力系统需要接受低速、中速和高速航行状态下的测试。海试期间,“福建舰”会先以低速状态航行,然后逐步提高航速,最终提升至接近或达到设计指标中的最高航速,并以该航速维持较长时间的航行,通常为十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在持续的高航速航行过程中,航母主机舱内的全部锅炉和轮机组都会运转起来,这样才能全面且彻底地检验动力系统是否可靠,以及输出功率是否稳定和达标。
在动力系统测试中,较为常见的故障多发生于锅炉隔热装置或锅炉管道。前者出故障有可能导致蒸汽锅炉被烧毁,进而让航母丧失动力,就像当年印度“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的首次试航那样,因作为隔热装置的耐火砖质量不过关,导致8台锅炉中的7台被烧毁。后者发生故障则可能导致动力系统产生严重振动和损毁,同样会让航母趴窝。这是因轮机组需要饱和的蒸汽来运转做功,如果蒸汽内混入水,那蒸汽就将不再饱和,进而让更多的水蒸气凝结,这部分水会在蒸汽压力的推动下猛烈撞击轮机组内部,形成“水锤”现象,造成机械振动乃至破损。因此,在“福建舰”的动力系统运转过程中,这两点必将是测试的重中之重。
再来说传动系统。首次海试中,将主机舱输出的动力传递至螺旋桨的传动轴是否运行平稳、会不会出现不良振动,以及有没有超出设计水平的动力损失等,都是测试环节中必须实时监控的事项。不仅如此,螺旋桨、传动轴和舰体尾部的密封性,也是不可小觑的一环。如果传动系统密封性有问题,就会让超出设计阈值的海水涌入舰体内部,对军舰造成极大的危险。在这方面,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就吃过大苦头,其曾因传动轴与舰体尾部的密封性不过关,而在海试过程中发生了恐怖的海水倒灌现象……
基本上,对于一艘首次出海试航的航母来说,我们不能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毕竟饭要一口口吃,若能在初次测试中证明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均经受住了考验,那就是个重大胜利了,是值得庆贺的“开门红”。那么,该如何判断首次试航是否顺利且成功呢?官方肯定不会轻易发布相关细节内容,但我们也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判断,如首次海试的持续时间是否正常?过早结束恐就意味着出现了某些重大问题。航母返回后是靠港停泊还是上了船坞?若首次海试后就上了船坞,或也说明有某些问题。还有,初次海试和二次海试的时间间隔有多久?如果两次海试的间隔时间较短,那显然说明其初次海试工作的结果颇为理想。
顺带一提,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于2018年进行初次海试,在这艘6万吨级巨舰的首次试航工作中,并未有专业拖船随行左右,多艘拖船仅负责帮助该舰离港并驶出码头。不带拖船进行海试,这说明当年国内船厂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山东舰”的航行能力很有信心,不担心其会在海试过程中意外趴窝。而在“福建舰”这里,相同的一幕再度上演,同样证明国产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是有保证的。
而在这方面,被认为是全球第三海上强国的俄罗斯和第六海上强国的印度,就很难与中国达到同一水平了。“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首次试航就损毁7台锅炉,不得不在拖船的帮助下踉踉跄跄地返回港口。而俄海军在诸多远航任务中,也经常“随身携带”1艘拖船。如在参加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的国际阅舰式中,俄军不仅派出了新锐的22350型隐身护卫舰,还为其安排了“尼古拉·奇克尔”号拖船一同来华,为的就是给护卫舰做保障,这也显示出俄罗斯对国产舰艇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信心不足。所以说,俄印两国海军不敢轻易丢掉拖船这根“拐杖”,但中国海军和造舰业却鲜有这种困扰,舰艇建造水平、技术和工艺可谓是高下立判。
相信“福建舰”的首次海试定将大获成功,为中国国产航母发展之路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