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感和怀孕感的区别
一、前言
女性的身体在月经周期和怀孕期间会有许多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她们的日常生活。对于一些初次怀孕的女性,由于缺乏经验,可能会将怀孕初期的一些症状误解为月经前的症状。因此,了解月经感和怀孕感的区别,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身体感觉
我们来谈谈身体的感觉。在月经来临之前,女性可能会感到乳房胀痛,腹部轻微疼痛或不适,这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而在怀孕初期,乳房也会感到胀痛,但是这种痛感通常会比月经前的更持久。此外,怀孕初期可能会有轻微的腹痛,这是胚胎着床的信号,而月经前的腹痛则是因为子宫收缩排出内膜。
三、情绪变化
再来说说情绪的变化。在月经来临之前,许多女性会感到情绪波动,容易烦躁、焦虑。这是因为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影响了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而在怀孕初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更为剧烈,可能会让女性感到更加的情绪化,甚至出现晨吐的现象。
四、体征变化
我们来看看身体的其他一些变化。在月经来临之前,女性的体重可能会有轻微的增加,这是因为体内水分的积聚。而在怀孕初期,女性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可能会导致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然而,随着孕期的推进,体重会逐渐增加。
虽然月经感和怀孕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如果你有上述的任何症状,最好是去医院做一个检查,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身体的这些变化。
月经来3天VS7天,哪种才正常?
科普中国2024-01-1510:30发布于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账号+关注“月经”,一个让许多女性朋友日常焦虑的话题,来不来、来多少、来几天、来早了来晚了……似乎都是问题。
但这些焦虑究竟是身体真的生病了,还是不必要的自我困扰,月经什么情况才真的需要引起重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月经是什么?
正常的月经是什么样的?
某社交平台上,一个讨论度非常广的问题是——“月经3天是不是不正常、是不是要早衰了?”
图片来源:某社交平台截图
其实,无论是月经来3天还是月经来7天,都很正常。
我们先从月经是怎么回事开始说起。
就像皮肤有表皮和真皮一样,我们的子宫内膜也有基底层和功能层。每个月,基底层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生长出富含腺体和小血管的功能层子宫内膜。
如果有受精卵形成,那么胚胎就能在功能层子宫内膜上着床,获得丰富的营养支持和血液供应。如果没有胚胎着床,那么功能层就会萎缩、剥脱,伴随着脱落时的出血被排出体外。下一个月经周期里,基底层又会长出新一茬的功能层。
子宫内膜脱落时,血液、组织液和子宫内膜的混合物共同被排出体外,形成月经。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每次月经都是子宫内膜一次“蜕皮”的过程。而由于每次月经的功能层都是在这个月经周期里新长成的,无法保证每次长出来的都一模一样,所以同一个人的月经会发生细微变化也是常有的事情。
图片来源:NemoursKidsHealth
月经周期、月经时间、月经量都是月经的特征参数,是用来评价月经是否正常的重要维度。
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不清楚月经的记录方法,和医生沟通时产生很多误会。我们先在记录方法上率先达成共识,就可以避免在描述月经特征的时候发生误解。
月经周期及月经时间
我们一般将来月经的第1天作为1个月经周期的第1天。来月经的第1天到月经完全干净所需要的时间为月经时间,两次月经第1天之间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
比如说,本月11号来月经,16号干净,那么就说月经时间为5天,11号是这个月经周期的第1天。如果每个月都11号左右来月经,那么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都是30天左右,就认为月经周期为30天左右。
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7天,也就是说月经周期21~35天都算正常。
国内教材给出的正常月经时间为2~8天,平均时间为4~6天。但也有观点认为正常月经时间≤8天即可,因为月经时间短并不意味着必然存在特定疾病。所以,处于这个范围内的3天和7天都是正常情况,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月经量
正常月经量的定义是每月失血量≤80ml。需要注意的是,出血量并不等于月经量。由于月经中除了血液,还混合着组织液和子宫内膜,所以月经量一定是大于出血量的。
月经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刻意去收集用过的卫生巾或棉条,根据其中含有的血红蛋白严格计算出血量。所以只要出血量没有影响身体健康(比如出血过多导致贫血),没有在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产生损害,就默认为月经量正常。
当然如果你好奇自己的月经量大概多少的话,也可以根据下面这张图:
图片来源:WyattKM、DimmockPW、WalkerTJ,etal.Determinationoftotalmenstrualbloodloss.FertilSteril.2001;76(1):125-131(27)
月经量过多VS月经量过少
需要注意什么
也就是月经的出血量>80ml。
月经过多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有的是肥胖或一些疾病情况下过多的雌激素刺激导致子宫内膜过厚,有的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导致子宫过大或者收缩异常,还有炎症、肿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也可导致月经过多。
无论背后是什么原因,月经过多本身都会导致血液丢失过多,进而发展出贫血可能。如果单次月经出现大量的急性出血,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针对月经过多,不仅要对急性失血的人止血治疗,对已经贫血的人补铁或者输血纠正贫血,更需要找到导致月经过多的源头并进行干预,以免病情反复甚至进一步恶化。
月经过少
也就是月经的出血量<5ml。
月经过少可由多种因素导致,青春期生殖系统没有发育完善,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减退都可出现生理性的月经过少。如果正在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孕,如口服避孕药、皮埋、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等,都会因为孕激素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而导致子宫内膜较薄,月经量减少。其它情况如身材过瘦、运动过量、厌食症、甲状腺疾病、内膜基底层损伤等也有可能导致月经过少。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认为多数“月经过少”并不存在病理性改变,无需特殊干预。所以大多数“月经过少”的人其实都不需要太焦虑。如果月经过少的背后有需要治疗的疾病,或者月经过少影响了备孕者的怀孕计划,就找医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否则就不必为之担心。
月经的表现五花八门,什么情况是需要去医院就诊的异常情况呢?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需要就医的月经问题:
1.月经量突然明显变多或者变少;
2.痛经突然比以往明显加重;
3.月经出血时间超过8天;
4.月经周期小于21天或者大于35天;
5.两次月经之间有出血;
6.有性生活且月经推迟,疑似怀孕;
7.没有性生活但距离上次月经第一天超过三个月;
8.超过16周岁仍未有过月经;
9.其他令你担忧或者疑虑的情况。
祝大家都有听话懂事不烦人的月经。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林仲秋,狄文,马丁,曹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