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余蕊均 余洋????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204923
?今年是日资进驻苏州的第40个年头。
从中外合资到外商独资,从1到3000余家,日资企业作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一路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最强地级市”的炼成——
上世纪80年代,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不足200亿元,2023年已达2.47万亿元,全国第6,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45万亿元,名列第4,其中出口额1.51万亿元,排名第3,仅次于深圳、上海。
“外向型”无疑是苏州经济发展进程中最显著的标签,并进一步衍生出诸如“昆山与台资”“太仓与徳企”以及“高新区与日资”这样深度捆绑的关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共有17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其中47家来自日本,为各国(地区)之最。与此同时,768家日企落子苏州高新区,约占全市日资企业的1/4、整个长三角的8%。
40年间,尽管伴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日资企业与苏州之间难言一帆风顺,但站在这个厚重的时间节点上看,敞开大门、坚定开放的主线没有变,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故事还在继续。
起点
日企与苏州的合作,始于昆山。
1984年2月,日本苏旺你株式会社社长三好锐郎一行到访“本不在考察之列”的昆山,同年7月,双方共同设立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成为苏州和江苏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最强县域”拿下“第一”,看似顺理成章,实则不然。
改革开放之初,昆山还是排名苏州全市末位的农业县,GDP仅2.42亿元,待开发的农田里蛙声阵阵。虽然自费建设了全国首个工业开发区,落后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依然令外商望而却步。
为此,昆山用账面上仅剩的财政资金火速修路,最终得以从手套、帽子等针织产品做起,加快向工业重镇转型。苏州亦由此打开外向型经济的大门,特别是1992年后,凭借地理优势、历史优势叠加亲商政策,成功吸引了包括日企在内的一批外商。
1993年,苏州高新区获批后不久,即迎来首家日商独资企业——苏州日电波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一家为汽车、手机等工业品生产精密配件的日企。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535913
彼时,日本“泡沫经济”进入尾声,很多日企苦于国内高企的经营成本,希望到海外寻找新的生产基地。日本电波公司高层到中国沿海考察一圈后,选择了苏州。
“你们只需要集中精力负责内部事务,外部的事情全部交给我们。”公司负责人后来回忆,苏州方面在会谈时承诺给予最大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是触动他们落脚的重要原因。
资料显示,1995年前后,日本对华投资达到一个小高峰,此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1998年左右出现一个低谷,到了2001年、2002年,高峰再次出现。
不过,有研究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前,跨国公司对苏州的直接投资规模较小,侧重于投向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及旅馆、餐饮等服务业,属于“试探性进入”。
一个参考是,作为昆山史上首批国际人才,苏旺你公司最初仅有3名日本员工。
井喷
2001年是一个“日企投资年”。
据统计,仅苏州高新区当年就新增25家日资企业,包括佳能、松下等世界500强企业,引资6亿美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占苏州高新区全年引资总额的一半,首次超越台资跃居第一。
当时,苏州日料店也出现了一波“井喷式增长”。苏州高新区招商局负责人介绍说,店老板大多是日本人,也有曾留学日本的中国人,“日本企业前脚刚进,他们后脚就来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长三角是外资最早登陆的区域之一,日企喜欢“扎堆”,是因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度大,对投资环境有相同的认识,所以“以商招商”现象会比较突出。
而这种集聚效应,很快投射到地方经济数据上。
2001年,苏州与日本的进出口总额为63.4亿美元,两年迅速翻倍,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3年达到128.4亿美元),2006年再创新高,达到231.2亿美元,2011年站上“300+亿美元”台阶(331.4亿美元)。
与此同时,2001年,日资在苏州新设项目达119个(签订合作项目),此后三年均保持在200+项目以上。
截至2003年1月,苏州日资企业数量已突破1千家(1160家),“日资高地”的形象开始得到强化。
公开报道显示,当年3月,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和昆山曾专门邀请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日资企业进行座谈,就投资环境、服务水平、生活配套等问题征求意见。
根据反馈,企业总体对苏州是“满意的”,好的一面在于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日本企业和日本人相对集中等,不足之处包括电力保障、服务标准不统一、本地管理型人才不够等。
也是在这次座谈中,没有可供日籍人员就医及子女就学场所的问题被着重提及。为此,2004年6月,由苏州高新区投资近2000万元的苏州日本人学校奠基开建,次年开门迎新。
作为江苏首家日本人学校,其以日本政府实施的义务教育为基准,包括小学部、中学部,教师由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派遣。
当地媒体报道指出,常驻苏州的日籍人员认为这是优化投资环境的大好事,解决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升级
牵手并非总是“蜜月”,跨国合作更难脱离国际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