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635430114869801/
2024-05-02 14:01·上观新闻
加速、换道、再加速,一位位运动员在场地上风驰电掣来回闪过,霎时间,偌大的场地充斥着咆哮的风声与齿轮声……
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发生在坐落于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的上海自行车馆内。场地上,上海自行车队场地短组运动员们正加紧训练,梁效忠紧握秒表,目光如炬,“注意姿势!”“把握速度!”
梁效忠现任上海自行车队场地短距离组主教练。他身上的光环很多,本人曾是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自行车项目教练,培养出奥运冠军钟天使等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所有队员都克服了很大困难,付出了很多努力,每一次上领奖台都是‘高光’时刻,但高兴在这几分钟就过去了,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成绩在取得的那一刻,已成为过去式,永远要准备好面对下一刻的挑战。”
近日,记者对梁效忠进行了专访,揭秘这位奥运冠军领路人与团队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讲述他现今在崇明带训的故事。
“关”在新家崇明进行封闭训练
采访当天是一周前记者向梁效忠预约的一个“难得空闲的半天”。休假,对他而言是一个陌生的词,他的绝大多数时间与训练“厮守”。“不止是我,尤其一些年轻教练,一年四季也都在奔忙,无暇照顾家庭,真是不容易。”眼前的梁效忠走路带风,说话语速很快,让人很难想象他已步入花甲之年。赛场边,梁效忠侃侃而谈,聊孩子们的夺金时刻,聊他的逐梦人生。
梁效忠带队员参赛掠影
梁效忠祖籍江苏南通,15岁时成为了一名自行车运动员。“我是一个农村孩子,起初从事自行车运动是为了更好的出路。”十年运动员生涯,他多次拿过亚运会、全运会奖牌。“自行车运动造就了我,让我变得强大,我想我需要为这个运动留下些什么。”退役后的梁效忠想,“我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带出优秀的队员,去圆未尽的自行车梦。”退役后,他先后在省队、国家队担任教练。
如今,61岁的梁效忠依旧活跃在自行车赛场,在上海自行车队场地短距离组任教。他告诉记者,此前,由于存在室内自行车馆的空白,上海自行车队常年外训,如今新馆在崇明落成,让上海自行车队从此有了高标准的训练场所和新家。
位于崇明的上海自行车馆
自行车训练非常艰苦,也非常枯燥。赛场上,教练们需要不断研究队员的技术、体能和心理,对于这些出生于2000年以后的队员来说,教练要在“严父”和“慈母”的角色转变中把握好一个度。在队员们眼里,赛场外的梁效忠,像是一位父亲,关心大家的生活起居,训练时他是严师。
所谓严师出高徒,从初见中记者已窥得一二。
“一到训练环节,气势逼人,很严格,我们对他真是又爱又‘怕’。”队员们说,除了强调日常训练和时间观念外,梁效忠还要求队员时刻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精神面貌,“梁教练不允许我们训练完穿着拖鞋踢踢踏踏到食堂吃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嘛,他说我们代表了上海队的形象,从小的事情开始就要自律。”
“孩子们累到下不来车,哪能不心疼”
当教练,选材是第一件大事。
多年前一次比赛,崇明健儿周瑜被梁效忠一眼相中。经过系统训练,他的成绩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已进入国家队备战巴黎奥运会。“我尤其记得他的立定跳远。”梁效忠回忆,“当时进上海队有一定标准,周瑜轻轻松松就跳了3米多,确实是罕见的苗子。”
周瑜在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场地自行车男子凯琳赛中夺冠
实践淬炼更多“好苗子”。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上海自行车队涌现了一代代出色的运动员,为中国自行车运动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这些年,场地自行车作为上海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各大赛场上本市重点夺金项目。
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自行车运动是一个高危型项目,“场地自行车与‘死飞’车颇为相似——没有刹车,没有活飞轮,选手起步时要倾尽全力。”梁效忠介绍,场地自行车赛事一般位于室内封闭场馆中,圆形场地仅有数百米长,选手之间经常间隔十分近。在此情况下任何形式的急刹车都是十分危险的,这也是场地自行车没有刹车的原因之一。另外,场地自行车的赛道通常为椭圆盆形,外道比内道高,形成的坡度可达45度,这也是为了避免选手因速度过快被甩向赛道外侧,需要一定的坡度来保证选手的安全。
东京奥运会上梁效忠带队参赛掠影
“成功,离不开苦练。”在东京奥运周期,梁效忠升任短距离组主教练,全面承担起训练计划制定、奥运备战各项工作。对于大家来说,2021年8月2日是不平凡的日子。这天,东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国选手钟天使、鲍珊菊夺冠,这是中国在自行车这一欧洲传统强势项目上,夺得的第二块奥运金牌。荣誉背后,团队付出的艰辛和不易常人很难想象。“孩子们不容易,我在一旁差点落泪。”梁效忠这样描述钟天使高强度训练后的状态:“每一次训练结束之后都累到下不来车,需要我们扶着才能下车,下车后也没办法走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浑身都难受。”
说到这里,他露出了难得一见的揪心表情,“看着孩子们在场上拼尽全力、咬牙坚持,我哪能不心疼?”
梁效忠与运动员钟天使(左)、宫金杰(右)合影留念
为点滴进步穷尽一切可能
其实,和钟天使一样,高强度的训练课对于所有队员而言,一样非常煎熬。而“拼命蹬”,是运动员们始终怀着的信念。
场地上,功率车排成一排,几名运动员骑在上面蓄势待发。“5、4、3、2、1”,伴随指令,运动员们开始加速蹬动,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和教练组成员根据训练计划提示叫喊,促使每个人朝着自己的最大极限不断突破。
“太酸了!”对于功率车强度训练,队员们并不陌生,但一组训练下来,也是眉头紧锁,汗湿满面,“这样的过程很煎熬,需要克服身体上乳酸堆积的酸痛,还要克服心理上对那种酸痛的抗拒。”而这些几乎是队员们的必经之路。
高强度的耐乳酸训练后,大家的训练课还没结束,他们必须去冷热浴房间,进行冷热交替的“排酸”过程,“冷热浴对‘排酸’非常有帮助,肌肉感觉轻松很多,没有那么酸痛了,不会影响之后的训练。”梁效忠介绍说。
不止于此,为了提升实力,教练们用尽了所有方法。在上海自行车队的科研保障中,训练比赛视频拍摄是极其重要的。梁效忠与团队同事们不仅要分析自己队中的选手,还要去研究比赛中的对手,“我们团队会在运动员们训练时进行拍摄,有时会全程跟拍,有时会固定机位拍摄,并在现场进行分析反馈给队员。”而分析的项目、复盘的问题几乎涉及训练中的方方面面。队员们开玩笑地说,“训练场边你永远可以听到他的‘大嗓门’。”
梁效忠(右二)和队员们在赛场合影留念
将自行车运动视为一生事业的梁效忠,也希望把这项运动推广给更多受众。“场地自行车运动还比较小众,希望更多的人能到场地内感受自行车的魅力。”
“崇明有着深厚的自行车文化,涌现出多名国手,愿越来越多的孩子最终能站上更大的舞台。”如今的梁效忠,已渐渐喜欢上崇明这座美丽的岛屿。他说,崇明的天很蓝、水很清、人民很淳朴。不过,专注于调教车队的他却没时间走走看看,“队里还有很多比赛需要准备,实在抽不出时间。等有机会,一定带全队出去看看。”
记者:季佳倩
编辑:朱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