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8029553165484563/
首发·飞行的鲸鱼
荧幕之上,歌声高亢激昂;幕后之下,却是一潭死水。
近日,随着《歌手2024》节目的火爆播出,曾经耐人寻味的"歌坛现状"再度引发关注。
节目组大胆创新,推出"现场直播+不修音"的全新赛制,旨在还原选手们最真实的实力水准。
但谁也没料到,这一赛制生效后,令整个华语乐坛陷入了一场"自我反思"的狂潮之中。
一
多年来,娱乐圈习惯了靠后期"修音"机制来维系艺人的"精品"表现。
歌手录音时遇到哪怕是最微小的瑕疵,也能在工作室内遮遮掩掩、推衍带过。
观众只能欣赏到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对艺人真实水平的认知自然就存在偏差。
而《歌手2024》直播赛制的推出,其实是在向大众抛出一个痛彻心扉的问题:歌坛里,究竟有多少"伪音"在肆虐?
这些年来,观众对于歌手实力的认知,是否已经被夸大了?
修音手段是否让一众歌手成为了"徒有其表"?
一旦失去了修音这面"遮羞布",所有花拳绣腿都将暴露无遗。
制作方之所以痛下决心推出如此一个极端赛制,恐怕正是出于重塑公众信任、恢复乐坛公信力的考虑。
只有在修音把戏之下重新挖掘真实的音乐才华,才能让这个圈子真正走上正轨。
对于歌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洗礼。
多年的舒适区生存,让他们已然忘却了刀尖马革的日子。
面对如此严酷的舞台考验,他们往日标准已被直接颠覆。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场心智层面的博弈。
一旦音准把控不佳、声线压力不够、掌控力度不足,唱功便会在万众瞩目之下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以往,这些瑕疵只需要修修音就能轻松掩盖,但现在一切只能靠自身实力说话。
面对全新的竞争环境,各位歌手们必须重新认知和定义自己,方能突破重重阻碍,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实力。
二
一向以一人之力主宰歌坛的那英,在首期节目中就陷入了艰难困境。
作为华语乐坛的天后,她从未想过有一天竟会如此狼狈不堪。
开场前就已经是一身冷汗,唱第一段的时候更是声音发紧、音准漂移、跑调连连。
这与她平时现场表演的水准相差太远,一举一动透露着浓浓的紧张情绪。
不过好在声音渐入佳境,那英很快就进入了应有的状态,用一曲饱经风霜的《默》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以期扭转当下颇为被动的局面。
但即便如此,那英在这期节目最终也只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远远落后于外籍选手。
或许,对于已年届六旬的她来说,短短一期节目就能完全摆脱多年来被工作室修音捧杀的习惯,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与那英遭遇的困境相比,当红偶像杨丞琳的遭遇就更加凄惨了。
此前凭借《带我走》等代表作备受瞩目,但在首期舞台上,杨丞琳的表现可以说是一塌糊涂——编曲改调导致情绪诠释不佳,高音发声憋到满脸通红,前言不搭后语的跑调尴尬不已。
很多观众评价认为,她的表现只配得上"唱K分数线以下"。
之前的流行偶像光环荡然无存。
而正是有了修音加持、被包装成"实力唱将"的习惯,导致她确实无法胜任这种层级的职业竞技场。
作为乐坛新人,汪苏泷虽然没有被骤然曝光的尴尬,但表现也相当一般。
因为选择演唱一首原创新曲而非代表作,缺乏大众记忆点使得他无法博得支持和关注。
唱功上更是问题重重,时不时的夸张换气声暴露了生疏的台风。
最后只能靠一小段勉强的高音来引起万分注意,但这种一闪而过的特技是远远不够的。
已经在网络空间积累了大量人气的歌手们,却并未在这一现场直播秀上展现出应有的实力。
商业包装、修音把戏,让他们的真实水准被高度遮蔽和夸大。
而这一赛制的推出,不仅让普通观众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更让整个从业者因此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焦虑中。
三
相较于内地选手的举步维艰,两位外籍选手Faouzia和Chanté Moore在本季首期便一鸣惊人,给国内乐坛泼了一盆冷水。
她们不仅从专业音乐教育的系统培养出身,更习惯并擅长现场竞技,无疑占据了根本性的优势。
以Faouzia为例,她的首曲《Crazy》自带浓郁的录音棚混响质感。
歌声高亢有力,让人仿佛置身现场被她的嗓音所震撼。
即便站在家中电视机前,观众也能切实感受到她音乐力量的洗礼,动人心魄。
相较之下,很多内地选手在音乐基因和舞台经验的积累上,都显得相形见绌。
如二手玫瑰乐队的表演,虽然曲风新颖夺目,但在现场也并未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实力,反而被认为是"知难而退""自暴自弃"的一种表现。
而对于Chante Moore这位在美国家喻户晓的R&B天后而言,她在舞台上的从容淡定、娴熟到位则更是内地歌手望尘莫及的水准。
仅凭开口的那一刻,她就已经用纯熟的技巧统治了全场,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两位外籍选手出众的表现面前,内地乐坛不仅自省了多年积重难返的修音陋习,更不得不正视乐教体系、文化理念等层面的系统性短板。
我国音乐教育向来是理论为主、技巧为辅,缺乏对真实演绎力的重视。
加之传统的艺考制度,注重临时发挥而非长期坚持。
在日常训练中,更多是追求结果而非过程。
这样的弊端导致了艺人普遍缺乏舞台临场应变能力,在现场竞技面前更显得手足无措。
而与国际音乐殿堂接轨的Faouzia和Chante Moore,从小就接受了完整而系统的职业音乐训练。
她们不仅是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全能手,更非常擅长现场演唱、注重对情绪的诠释,并懂得如何驾驭人声与乐器间的平衡。
除此之外,文化观念的差异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西方,音乐艺术是一种独立的事业追求,具有自身的专业性和风格特征。
然而在我国,音乐还未被普遍认可为职业发展的出路,家长和社会仍过度追捧功利主义,期望孩子将音乐作为一种爱好而非职业方向。
在这种导向下,许多音乐人缺乏对艺术的执着与坚持,无法真正将音乐视为一种职业,在事业心态上就很难同西方同行们有过足够的比拼。
归根结底,我们急需改变的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理念。
那英一朝措手不及,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实在是这种体制性弊端的一个缩影和写照。
她在赛后公开表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应该走向何方"。
这句质疑也成为了整个行业必须反思和革新的导火索。
四
本季节目上的一场狂风骤雨,不仅是对歌手们的一次个体考验,更预示着整个行业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正在被一步步打破,商业模式、艺人培养体系、传统认知等环节都将迎来全新的生存挑战。
此前饱受争议的那英与刀郎之间的恩怨,在这场乐坛大变局中又被重新聚焦。
当年,那英曾极力抵制刀郎加入乐坛,不惜和圈内多位歌手勾结联手封杀他。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刀郎的唱功已是出类拔萃,此次大赛被网友高呼相邀,而那英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这种戏剧性的反转,实则折射出行业日渐失序的现状。
而腾格尔曾说过那英不算什么,这句话明显是讽刺了那英唱功不行。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流乐坛存在着一种"圈子文化",资深人士可以凭借自身影响力主宰整个行业的生态。
而如今随着网络发展和新生力量的涌现,这种旧有的生存环境和模式已经岌岌可危。
事实上,像刀郎这样的"网红歌手"正是新生代的代表。
他们更多凭借个人才华和网络营销,通过绕开传统渠道而崭露头角。
在这个过程中,行业资源重新向他们聚拢,权力版图也必将发生重塑。
面对这种挑战,传统的歌手们无一例外地陷入了自我怀疑与焦虑。
正如一位圈内人士所言:"这次节目无疑是个引领行业觉醒的导火索。
大家都该醒醒了,这个娱乐生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种变革当然是痛苦的,但也是行业发展到必经阶段的一种阵痛。
行业重心将从过去粗糙的人造包装,转向对实力、才华的真正重视。
资源配置也必将向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倾斜。
无论是歌手还是公司,只有拥抱新的生态,接纳新的商业逻辑,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六
面对着种种体制性困境,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音乐人是否早已背离了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在遭受"外来冲击"的同时,我们是否还有资格引以为豪?
在本季节目中,二手玫瑰乐队的一曲《耍猴儿》给人最直白的感受,就是对于中国民乐元素的生硬拼凑。
他们曾希望以此折射出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但反响实在平平。
有评论戏谑地说:"知道打不过洋人了,直接来一首唢呐作别曲?"
这种把戏化做作的做法,固然让人无语,但也从侧面折射出了我们在继承和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上的诸多困境。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待传统音乐时,存在着过于赝品化、世俗化的倾向。
古老悠远的曲调,往往被过度包装和改造,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民间气息。
一些节目和演出也将民乐简单化、娱乐化,让其流于一种夸张的、审美挤兑的状态。
这不仅背离了中国音乐的本源,也让外界难以真正领会和认同它的独特魅力。
我们不应将民族文化视为一种卖点和噱头,而是要从内心拥抱和理解它的精神内核,用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将其诠释和传承。
那英在本季节目中被贴上"慈溪太后"的戏谑标签,实则折射出她在艺术抒发上的一种进退失据。
作为华语天后,她的发声固然震撼人心,但似乎始终难以完全融入民族音乐的气质风韵之中。
这种困境不仅出现在个人层面,更是整个行业的一个通病。
我们的音乐从业者,需要扎根中华民族的艺术土壤,在源远流长的曲艺保留中汲取养分和灵感,方能在国际大潮中真正彰显出自身独特的气质和品格。
这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求得一种恰当的平衡。
音乐艺术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只有时刻饮水思源,方能在不断汲取滋养的同时,保持水流的洑泗清澈。
唯有如此,我们的音乐人才能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真正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
只有紧紧扎根于自身的文化理念和艺术追求,与现代元素 恰当融合,我们才能在音乐的海纳百川中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的独特风采。
结语: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音乐必将面临一次全方位的大考验。
但这既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我们重新审视和理清音乐发展道路的一次绝佳机遇。
在新老交替的进程中,我们是否能够保留住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因?
在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又将如何确保我们的艺术个性不被同质化?
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否需要深层次的改革,以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亟须解决的一个个难题。